其它
吴宽书法欣赏:规模于苏浓颜厚面祛去吴习
2012-03-15 14:01  点击:2312
1 / 2
http://www.zgshuhua.net/file/upload/201203/15/14-03-06-26-1.jpg
吴宽有“吴中文士第一人”之誉,吴宽《虞文靖公帖》书法欣赏,有浓厚的苏轼书体遗意,而略加欹侧之姿。帖中他对前人评述鲜于枢因尝作吏有书佐习气之说颇不以为然,认为赵孟?年轻时学思陵(即宋高宗赵构),后见鲜于枢书,始转以二王为法。吴宽评述鲜于枢千字文“象逸烂漫,盖出于颠素”,既是出于怀素之法,岂可以有吏员习气而轻视之。明前期由于皇家的喜好,台阁体风行朝野,其整齐划一的风格缺乏艺术意蕴,导致书坛日趋妍媚。明中期书坛,崛起一批书家,力纠此风气,提倡追溯晋唐北宋的传统。吴宽本人就以苏轼书风为归,建立起一种古朴奇崛的风格。吴宽此跋中扬鲜于枢抑赵孟?的见识,反映了明中期书风转变期的艺术观点
http://www.zgshuhua.net/file/upload/201203/15/14-03-21-60-1.jpg
吴宽工书法,善写真、行、草书,尤工行书,其书法多师承苏东坡笔意,源出自苏东坡,为尊其人而爱其艺,故其书法师承东坡笔意。书法家邢侗在《来禽馆帖》中曾说:“匏翁吴中前辈,行谊擅绝,不直文翰之工尔也 。书法法苏学士,浓颜厚面,祛去吴习。”吴宽有时也作草书。他常临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《自叙帖》,草书也写得狂奇豪放。
1
2
吴宽有“吴中文士第一人”之誉,吴宽《虞文靖公帖》书法欣赏,有浓厚的苏轼书体遗意,而略加欹侧之姿。帖中他对前人评述鲜于枢因尝作吏有书佐习气之说颇不以为然,认为赵孟?年轻时学思陵(即宋高宗赵构),后见鲜于枢书,始转以二王为法。吴宽评述鲜于枢千字文“象逸烂漫,盖出于颠素”,既是出于怀素之法,岂可以有吏员习气而轻视之。明前期由于皇家的喜好,台阁体风行朝野,其整齐划一的风格缺乏艺术意蕴,导致书坛日趋妍媚。明中期书坛,崛起一批书家,力纠此风气,提倡追溯晋唐北宋的传统。吴宽本人就以苏轼书风为归,建立起一种古朴奇崛的风格。吴宽此跋中扬鲜于枢抑赵孟?的见识,反映了明中期书风转变期的艺术观点
           吴宽书法欣赏,吴宽(1435~1504),长洲今江苏苏州人。明代诗人、散文家、书法家。字原博,号匏庵,玉亭主,世称匏庵先生。其诗深厚浓郁自成一家,著有《匏庵集》。善书,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崛,虽规模于苏,而多所自得。

    吴宽学习的是苏东坡“端庄淳朴,凝重厚实”的书风,而一反当时吴中盛行的“纤巧媚美”风格。 吴宽学习苏书,以摹手追,神形兼善,更可贵的是其笔法能出新意。因此,王鏊说他“作书姿润时出奇倔,虽规模于苏而多自得。”这是他能高于同时代一般书法家之所在。对稍后步入书坛的书法家祝允明、文征明等人,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。这对当时的书法家来讲,书法家没有极大的胆识,是不可能做到的。自明代初期以来,赵子昂、三宋、二沈等人的书风流行一时,而吴宽却能在此风气中师法苏轼,心摹手追,神形双善。

发表评论
0评